
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風雨兼程。在這非凡十年里,上海建科也開啟了飛速發展,全體上海建科人團結進取、奮勇拼搏,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績。每一個數字的增長,每一次新領域的拓展,每一項科技的突破……在新時代的十年中,用八個維度來回顧發展中的上海建科。

經濟效益穩步增長。集團所屬合并報表企業從2012年的28家增加到目前的43家,營業收入、凈利潤、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等經濟規模和效益指標保持穩步增長,經濟運行質量和發展后勁充足。
人才規模不斷壯大。集團正式員工由1700余人增長至98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超65%,碩士博士占比近13%。十年間,集團國家百千萬人才、第六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正高級工程師等人才持續增長。
堅持黨對企業的領導更加有力。集團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全面落實黨委前置研究討論制度,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上海建科集團臨港區域黨支部揭牌
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加完善。集團黨委全面落實“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形成了6個基層黨委、4個黨總支、58個黨支部的組織架構,黨員人數從500多名增長至1300多名。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團結帶領職工群眾積極投身企業改革發展,有效地發揮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上海建科集團第一次黨代會
全面從嚴治黨更加有效。集團黨委通過完善制度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四責協同”機制,落實巡視巡察審計整改,履行黨風廉政主體責任,強化意識形態宣傳引領,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經營服務實現從城鄉建設轉向城市運行管理延伸。上海建科堅持以人民為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社會服務實踐,對接超大型城市建設發展特征,以工程咨詢、檢測檢驗和技術服務為抓手,持續從建設工程領域向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城市運營、生態環境、公共安全、城市更新、工業制造和家庭消費等多個領域拓展,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不斷提升城市綠色低碳品質。

上海建科配合管理部門發布《上海市建筑業行業發展報告》
專業服務實現從傳統建筑到數字化轉型延伸。積極響應建設人民城市的號召,打造城市運行科技服務產業群:組建生態環境戰略產業板塊,為城市大氣、水體和土壤等提供評價、檢測和治理服務;依托數字服務轉型成果,為既有建筑、橋隧道路、軌道交通等提供健康監測,守護城市運行安全;助力工業發展,為生產制造業提供包括碳排放核查、衛生評價、職業健康評價、消防等在內的多元化測評服務。

上海建科為軌道交通提供健康監測
科技服務實現從傳統技術向低碳服務突破。上海建科十年間連續入圍中國綠色建筑競爭力十強設計咨詢企業,主編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06、2014和2019三代版本,建成并運營上海市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組建申報成功國家綠色建筑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為上海中心大廈提供建設運營系統服務,服務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獲得中國首個綠色生態城區實施運管三星級標識,并持續將綠色低碳技術向機場、地鐵、隧道等基礎設施領域輸出。
深耕長三角。設立上海建科集團臨港新片區指揮部,為新片區管委會提供管理和技術支撐;提升城市能級,承擔上海五個新城《環境品質和新基建》專項研究;全面參與江浙皖滬發展,服務全國首個引入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模式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作,為杭紹鐵路等城際鐵路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施工監測,為衢州市常山縣北門片區、義烏市廿三里等城市更新項目提供全過程工程咨詢、規劃與建筑設計等服務。
實現全國化。收購北京奧來公司、天津咨詢公司等,設立雄安分公司,打造上海建科北方服務平臺,為京津冀超級城市群和雄安新區提供服務;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管理中心,以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為抓手,醫療和教育項目為特色,拓展華南市場;收購湖北君邦公司,設立武漢辦事處,在華中經濟帶形成整體發展態勢;收購四川蓉咨公司、重慶佳興公司,合營重慶斯勵博公司,為川渝城市群建設賦能。

上海建科收購天津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開拓海內外。上海建科服務足跡遍及全國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并參與以色列海法港、埃及新首都、柬埔寨吳哥機場等海外項目的工程咨詢和檢測檢驗任務。

上海建科為以色列海法新港口建設提供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
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2015年,集團開始謀劃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了“三步走”改革方案,促進集團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激發創新活力動力,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2016年,集團啟動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團股權結構由國有獨資變成國有多元,并同步建立法人治理體系。隨后,通過增資擴股方式,以市場化途徑引入國有、民營社會資本參與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從而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革,并按照現代公司治理要求運作,成為本市科研院所轉制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單。

集團簽訂混改增資協議
完善法人治理體系。2020年初,集團進一步深化改革方案獲得批準,明確了實行國有股權劃轉、股份制改造、職業經理人改革和實施骨干員工持股計劃等關鍵任務清單,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體系。
推進整體上市。2020年11月,集團順利實施股份制改造,更名為上海建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進入上市輔導期。集團經營班子推行職業經理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了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在集團層面開展了員工持股試點工作。2021年6月底,集團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并獲得受理。

持續優化產業結構。通過調整非主業的施工總承包板塊、實體化運作建科院、打造統一的環境業務板塊、培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能力等措施,進一步整合集團內部產業資源,調整產業結構,集團主業更加突出,產業格局更加清晰。
持續深化管控模式。在內部管理上,由經營責任考核逐步邁向卓越企業建設,從企業化管理向集團化管控發展。按照卓越企業建設的要求,通過任務書將總體發展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經營單位,有效促進了整體經營績效和管理效能的提升。進一步強化集團總部的職能管理,推進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使集團化管理和運行更加規范有序。

年度目標責任書簽約儀式
持續增加保障投入。信息化建設全面升級,建成覆蓋全集團的綜合管理、人力資源、業務財務一體化平臺、科研等應用系統。購置莘莊工業區、金山園區土地,建成集團三個園區,進一步夯實集團持續發展的基礎。

集團莘莊園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十年間,上海建科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加快人才培養,厚植上海建科集團發展根基。
大力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圍繞國家戰略和行業前沿方向,積極爭取國家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項目,共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111項;承擔市級科研項目255項;編制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495項;獲得部市級科技獎126項。聚焦主業能力提升和新領域能力建設,加強自主研發投入,自主投入科研項目546項,共獲得授權專利487項。
持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組建公共研發平臺,打造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2個國家級和7個省市級研發平臺及產業基地,集團通過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加強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創新應用,持續提升產業數字化能力和生產效率,全面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加大人才培育培養。圍繞科技創新加大高層次人才培育培養,形成一支高層次領軍人才隊伍;持續加強集團博士后工作站建設,被評為“2020 年度優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制定《集團人才專項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加大高層次、緊缺型和優秀應屆畢業生引進力度;加強人才教育培訓、持續提升員工素質,開展了 “員工通識教育培訓”、“集團微課大賽”等學習項目;優化薪酬績效管理,人員效能持續提高。

集團舉辦微課大賽
作為一家有著64年發展歷史的國有企業,上海建科一直是一家有溫度的、高度責任感的企業。
服務應急搶險。面對城市管理和運行中的突發事件,集團第一時間協助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處置,做好應急搶險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工作,為中環高架道路事故搶險、校園問題跑道、外白渡橋撞擊搶險等公共安全事件提供技術咨詢等服務。

上海建科參與中環高架道路事故搶險
助力精準扶貧。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持續資助江西吉安建科希望小學,開展金山、崇明黨組織結對幫扶。集團參與精準扶貧的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團結鄉豐收村、關坪鄉勝利村退出貧困序列,并持續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上海建科希望小學新操場落成
提升員工獲得感和幸福感。構建系統化的職業能力培訓體系、科學化的薪酬激勵體系和多元化的人才發展體系;深入實施員工素質工程建設,提高員工各項工作技能;不斷深化職代會、黨務公開、企務公開、集體協商、職工董監事等民主管理制度建設;新建莘莊園區食堂、改善員工辦公環境、開設媽咪小屋、職工健身房;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等,不斷提升員工獲得感和幸福感。

集團舉辦慶祝建黨百年職工文藝匯演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實踐路徑,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上海建科人必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用實際行動譜寫上海建科發展新篇,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建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