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20日,在上海疫情防控阻擊戰“最關鍵、最吃勁”的時候,上海建科擔當國企使命,順利完成上海首個大型帳篷方艙醫院——上海國際賽車場應急改造項目方艙醫院建設任務,為上海奪取抗疫勝利再增一座大型堡壘,項目總床位數達1.4萬個。
參加該項目建設的上海建科團隊28位成員,頂著巨大壓力、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毅然“逆行而上”,在經過11天的連續奮戰后,交出了圓滿答卷,不負使命和重托,每個人都堪稱“勇士”。任務完成了,卸下“戰甲”和疲憊,團隊成員向我們講述這一段難忘的經歷。
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打亂了整個上海原本正常的節奏,仿佛給這座城市按下了暫停鍵。曾經熱鬧繁華的大街小巷,如今穿梭著的是“逆行者”忙碌奔波的身影,他們平凡但絕不普通,這些身影當中就有一群來自上海建科的守“滬”者。而我有幸成為了千千萬萬守“滬”者之一,參加疫情防控應急項目建設,見證了太多的溫暖、感動和努力拼搏的寶貴勝利。

4月8日 聞令而動,星夜馳援
4月8日晚上,上海建科接到了上海國際賽車場應急改造項目方艙醫院建設監理任務,任務緊急,刻不容緩。上海建科集團下屬工程咨詢公司應急項目建設指揮部連夜開會部署,并明確公司副總經理金龍擔任現場總負責人。工程咨詢公司連夜落實物資渠道、安排核酸檢測、解決員工住宿問題、辦理車輛通行證,并在公司內部進行戰時動員,黨員積極帶頭、群眾熱烈響應,紛紛自愿“請戰”。這些人當中,有的員工剛從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建設項目撤下來隔離完畢,又毅然申請加入上海國際賽車場應急改造項目建設監理團隊中。
4月9日 領命出征,“疫”無反顧
由工程咨詢公司所屬上海建科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地鐵咨詢監理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戰“疫”突擊隊,快速集結完畢,于4月9日正式進駐上海國際賽車場應急改造項目現場。

第一批支援的上海建科團隊進場后,沒有片刻休息,在現場總負責人金龍帶領下,全身心投入現場一線,熟悉場地情況,研究項目推進重點難點,同時根據施工區域和專業細化分工,定崗位定任務,并配合現場分為兩班晝夜輪崗,保持24小時“戰斗”狀態。

上海國際賽車場應急改造項目位于上海國際賽車場前廣場,整個用地分為“表盤”和“表帶”東西兩大片區,用地面積約32.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設計改造成為臨時隔離帳篷方艙醫院,配置隔離帳篷約60座,總床位數約1.4萬個。

4月10日 晝夜不停,同心戰“疫”
項目正式開始建設。由于任務緊迫和施工條件的限制,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經歷了一次設計方案調整和數次施工內容調整,不斷調整的施工圖紙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時核實和監督現場施工情況、跟蹤施工進度,我們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狀態,許多同事因此都顧不上按時吃飯和休息,晝夜連續奮戰,甚至臨近交接還在施工場地內奔走繁忙。

我們艱苦“戰斗”但并不是孤軍奮戰,上級領導、上海建科各級領導和同事們一直關心著我們的工作情況、健康安全和生活狀況,還多次來到一線并送來辦公、生活、防疫等物資,各方面有了保障,大家心里都很感動、踏實。

4月12日 恪盡職守,合力攻堅
隔離帳篷開始大面積搭建,安裝工程施工逐步開始。由于場地范圍大、單體數量多、施工圖紙還需要隨著工程進度不斷調整,為了實時掌握現場動態,確?,F場施工內容的準確性以及使用功能的順利實現,項目部全體員工長期奔波在現場各處,此時都已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雖然面臨著巨大考驗,但項目部未曾有一絲松懈。

4月13日 上下齊心,堅守“疫”線
工程咨詢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郁勇來到現場檢查工作推進情況,慰問項目部團隊成員,大家都很受鼓舞。當天,公司再次部署和動員,又有一批成員增援項目部,團隊士氣高漲,繼續堅持奮戰。

4月16日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
集團市場總監、工程咨詢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強和公司副總經理金龍一行來到建設現場,持續檢查項目推進情況,慰問大家,關心大家還有什么困難,給大家加油鼓勁。此時,我們團隊拼了7天,都挺累的,但在公司領導的關心慰問下,大家斗志昂揚、越戰越勇。

4月18日 首戰大捷,勢如破竹
“表盤區”率先進入收官階段。項目部所有成員扎根現場,主要集中在“表盤區”不分晝夜地在場地內巡視檢查、溝通進度。我們重點按照傳染病醫院標準,關注醫患使用區域的防疫安全情況和設施設備安裝情況,對不符合設計圖紙的問題立即督促整改并反復檢查、核對,絕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保證驗收進度的同時確保方艙醫院各項使用功能完善、使用方便。
18日晚上,終于順利完成了“表盤區”驗收工作。拼了這么多天后,迎來了一個節點性勝利,大家都很激動,好像感覺沒那么累了。

4月19日 不負重托,圓滿收官
“表帶區”也迎來了驗收。項目部團隊成員不敢有絲毫松懈,酣戰24小時后,最終完成了上海國際賽車場應急改造項目全部驗收工作,我們終于舒了一口氣。

4月20日 勇士凱旋,珍貴記憶
“建科勇士”們在公司統一組織下分批有序撤離項目現場,開始隔離、休整。任務圓滿完成了,我們團隊都很累,但是都很激動。因為我們熬過來了、拼過來了,我們贏了,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
這11天,也許將是我終生難忘的經歷?;叵朊恳惶斓狞c點滴滴,大家都很感慨。過程中,一直頂著很大的壓力、面臨著各種考驗,期間還遇到天公不作美,有高溫天氣,也有極端大風和暴雨天氣,挑戰著我們的工作,也挑戰著所有人的意志力和決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烈日,便將汗水肆意揮灑在大地上;暴雨,穿上雨衣,亦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氣概。在最艱苦的時候,沒有人有一句怨言;在最疲憊的時候,沒有人停下自己的工作??粗椖繌耐七M到落實到最終交付,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感覺所有的艱辛都是值得的。我自己在想,從集團到我們項目一線的齊心并進、迎難而上,這就是上海建科人,就是上海建科的精神!

沒有一場戰爭不會結束,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或許會暫時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暫時阻斷我們回家的道路,但是永遠動搖不了我們的信念和決心。攜手戰疫,我們必定勝利,曙光就在前方!

記錄人:項目現場一位普通的監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