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從中央密集部署,到資本市場熱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相比傳統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

除了5G基建、大數據中心等“以科技產業升級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外,“新基建”的第二個概念是新一輪的基建補短板,和過往的“舊基建”相比,更加聚焦到以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間高速鐵路、生態治理等基建重大項目。
交通運輸部日前提出,要完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城市群交通網絡,推進城市群基建補短板。政策對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間高速鐵路等基建重大項目非常重視,城市交通、城市群快速連通將成為未來基建主線。

多年來,上海建科集團堅持以“成為國內領先的城市建設、管理和運行技術服務提供商”為愿景,努力貫徹國家政策,持續為各項重大基建項目、市政重點工程提供優質創新服務。
城市軌道交通——疏通城市群的血脈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新基建最為基層的基礎設施之一,不斷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客運需求,為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提速?!靶禄ā睍r代的到來更是加速了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網絡信息數字化發展。近年來,上海建科不斷推出各項創新服務產品,為全國軌道交通項目提供施工監理、監測檢測服務;成立了市政軌道交通專家工作室,重點研究內容聚焦市政軌道交通“全過程咨詢”服務理念, 主持多項上海市及外地重點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的進場交底、過程關鍵技術支撐以及致命性風險的識別、評估和處理。


青島地鐵8號線線路起自膠州北站,終至五四廣場站,正線全長61.4km,設車站18座,是連接市政府到新機場的一條機場快線,設計時速120km/h。大洋站~青島北站區間全長7.9km,分東、西兩側2個工區相向施工。上海建科承擔了大洋站和大洋站~青島北站區間西側過海段(礦山法)的土建施工監理工作。2020年1月18號,國內最長過海地鐵隧道——青島地鐵8號線大青區間海底隧道的順利貫通,標志著地鐵8號線一大特級風險源順利消除,為青島地鐵8號線順利開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交通部在2020年的工作會議中提出,要大力推動智慧綠色交通發展。軌道交通站廳大多深居地下,人群流動密集。當空氣不流通時,不僅氧氣含量下降,還可能滋生病菌。因此,打造更節能、更健康、更安全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此背景下,上海建科為上海市軌道交通14號線提供綠色優化和標識認證咨詢服務,2019年完成14號線主體設計、裝修設計及景觀設計階段綠建咨詢工作,完成機電招標綠建咨詢工作,《綠色城市軌道交通建筑評價標準》完成標準報批,打造綠色地鐵“上海樣本”。

上海市軌道交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建設同樣值得關注。機場聯絡線是上海軌道交通線網中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也是國家發改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1條市域鐵路示范線路之一。2019年上海建科承擔了上海軌道交通市域線機場聯絡線工程(西段)施工監理JCXJL-2標段的監理任務。建設機場聯絡線,將方便旅客在浦東、虹橋兩大機場之間中轉,方便沿線市民出行,加強線路沿線重要功能區的軌道交通服務水平,標志著上海市域線網絡建設進入新階段。
民用機場建設——平安、綠色、智慧、人文
2020年1月3日,民航局發布的《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明確了四型機場建設的內涵、目標和重點任務,全面謀劃布局未來機場發展建設。
四型機場以“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為核心,在帶動機場建設發展、轉變行業發展模式、構建現代化國家機場體系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能在安全、運行、服務等方面發揮組合效應,帶動行業內外力量共同參與,是完善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一輪的基建補短板的重要陣地。
作為機場建設領域的工程咨詢龍頭企業之一,上海建科集團多年來持續參與了機場項目建設服務,并成立了“機場交通建筑專家工作室”,總結多年來機場交通建筑專業成果,打造形成集團在機場建筑專業領域提供工程監理、檢驗檢測、綠色節能、環??⒐を炇盏确盏恼w優勢能力。




浦東國際機場目前是我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也是我國國內外交流的重要航空樞紐。2019年9月,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衛星廳正式啟用。從此,浦東國際機場航站區將擁有兩座航站樓和兩座相互連通共同運行的衛星廳(S1和S2),S1和S2衛星廳將承擔3800萬人次/年的候機和中轉功能,其包括的83座固定登機橋將大大增加登機橋數量,減少遠機位,浦東機場整體吞吐量預計達到8000萬人次/年,衛星廳的投建使用將為上海浦東機場建成國際航空樞紐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此項工程監理實施過程中,上海建科采用模塊化、網格化管理管理手段,加強材料、細部等管理的落實,將監理日常管理工作精細化,在質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同時,上海建科還為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提供結構材料、樁基、民航、飛行區助航燈光及站坪照明工程檢測服務,在后續的機場建設服務中,還將計劃應運機場跑道異物(FOD)檢測預警系統,全面提高機場跑道運行安全性,降低跑道因異物造成的巨大損失,為“新基建”熱潮下的民用機場建設事業進一步添磚加瓦。
新基建洪流奔涌在即,建筑行業要善于抓住發展機遇及時調整相關對策,不斷加強行業自身建設,上海建科也將繼續盈科而進,追求卓越。此次疫情過后,除了重大基建工程外,醫療、公共服務、教育等領域也會產生新的需求,這些領域如何開展“新一輪基建補短板”,后續將與您繼續分享討論。